文章出處:嬰兒與母親
作者: 邱明瑜
發表日期:2022-06-21
飲食宜清淡 多吃當季食材
夏至時,天地間的陽氣達到極致,進入盛夏,在此以後,陽將漸消而陰逐漸增長。在中醫理論上,夏季身體出汗增多,脾胃虛弱,此時的飲食,宜清淡忌厚重。尤其是孕婦,懷孕期間,體溫較高,日常生活更要注意保健,在飲食可以選擇一些清暑熱、增加食欲為主的食材,有助生津及減輕脾胃負荷。許多當令食材,各種瓜果類、白蘿蔔、小白菜等,這些都是傳統中醫認為「退火」的食物,但記得同樣不可攝取過量。
即使一般人在炎熱的夏天待在戶外時都容易揮汗如雨了,更何況是大腹便便的孕婦,身體的狀況特殊加上體溫較高,在夏季的日常生活中更需要留意各種細節,才能避免因炎熱高溫而出現不適甚至危及胎兒的可能性。
孕婦中暑恐引發早產風險
由於懷孕時孕婦體內的代謝率會增加,腹中胎兒的體溫會高出孕婦本身約攝氏1度左右,因此孕婦其實會比一般人怕熱,因為需要消除生理上的熱能。根據1997年美國公共衛生期刊及2010年美國流行病學期刊都證實炎熱高溫,有可能誘發早產的風險,提醒孕婦多加小心注意。如果想要外出散步,建議避開中午時段。
延伸閱讀:夏至來臨,雙北等12縣市高溫亮燈! 7招讓寶寶清涼一夏
遠離熱傷害三要訣
為了避免中暑等熱傷害危及孕婦及一般民眾的生命安全,國民健康署提供預防熱傷害的三要訣:
一、保持涼爽
建議穿著輕便、淺色、寬鬆、透氣的衣服。孕婦儘可能待在室內涼爽、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;若家中沒有空調建議於高溫時至有空調設備的公共場所避暑。
二、多補充水分少鹽少糖
不論活動程度如何,都應該隨時補充水分,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,且養成每天至少2,000㏄白開水的好習慣,同時適量補充含有水分的蔬果。避免含酒精及大量糖份的飲料,以避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。
三、避免早上10點至下午2點外出
隨時注意室內溫度,避免室內溫度過高造成身體不適,如要安排戶外活動,應留意氣象局的天氣預報,選擇氣溫較低的日期進行。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外出,如果必須外出,建議行走於陰涼處,並塗抹防曬霜、戴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。
中暑!設法降低體溫
中暑初期通常會感到身體很熱,皮膚乾且發紅、體溫升高、心跳呼吸加速,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、頭昏、頭痛、噁心、嘔吐,甚至神智混亂、抽筋、昏迷等症狀。如果發生疑似中暑的症狀,應盡速移離高熱環境,設法降低體溫。國健署提供五個步驟供民眾參考:
1.蔭涼:盡快移至蔭涼地方。
2.脫衣:鬆脫身上衣物。
3.散熱:用水擦拭身體及搧風。
4.喝水: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之電解質飲料。
5.送醫:盡快送醫處理。
*本網站所發表之文章,均由《嬰兒與母親》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,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, 請與本公司來信接洽,違者將依法處理。聯絡信箱:webservice@mababy.com
原文連結:https://www.mababy.com/knowledge-detail?id=12994